微党课范文:在“两个结合”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2907字

2023-07-17 05:39:05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微党课范文:两个结合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2907字

 

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展与文化进步紧紧交织在一起。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动力或文化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推进需要进一步实现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两个结合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新的文化有机体,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更重要的思想智慧。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力量。XXXX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及特点,推进两个结合,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指明了方向。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

XXXX书记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为理解文化自信和两个结合提供了新的历史文化视角(社会发展的文明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XXX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主张万物相互联系,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主张亲仁善邻、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倡导化干戈为玉帛,和谐相处、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倡导求同存异,承认和尊重差异,追求平等和睦、共生共荣。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重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崇德向善,追求心灵祥和安宁,以及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XXXX书记进一步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多方面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具有历史韧性、独立自主、开拓进取、无畏品格、文化融合、团结统一、兼收并蓄、开放胸怀和爱好和平等精神特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微党课范文:在“两个结合”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2907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610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10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