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结尾,历来容易被忽视。记者(通讯员)写稿,习惯于“倒金字塔式”的消息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摆在最前面,然后安排重要的、次重要的,到最后就剩下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编辑编稿,则可以从后往前删,删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报纸上不少消息,结尾写得很随意,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探讨消息结尾的文章却较为少见。有时候,我们看到新闻导语感觉较好,读到结尾却会感到生硬、乏力或尴尬。而在阅读欣赏那些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时,却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新闻篇幅虽短小,但大都有一个耐人寻味、令人叫绝的好结尾。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条好的消息,既要有好的导语,好的新闻主体,也应有一个好的结尾。古人论述文章写法时曾提到“凤头、猪肚、豹尾”,“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联系到消息写作,对于导语、主体、结尾三者,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说:“新闻的实践表明,消息结尾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有人将它比作消息的‘最后冲刺’。”这是经验之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认为:“写得好的报道,必须有强有力的结尾。”美国著名记者休·马根说:“我长期以来一直信奉:一篇报道既要有好的导语,也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
基于对结尾的这种追求,联系到“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消息的写作实践,可以将消息结尾的常用表现形式,归纳为下述17种:
它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最后以评论的语气来结尾,且往往带有一定的哲理性。例如: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陆家嘴金贸区一派沸腾》一稿,在结尾处写道:
再从天上看地面,南有盘旋的南浦大桥,北是弯曲的杨浦大桥,中间一颗闪闪发光的东方明珠,陆家嘴地区构成了一派“双龙戏珠”的沸腾景象。有位外国商人参观后预言:“这里将是21世纪的国际资本市场!”
文中所写的“双龙戏珠”及借外国人之口说的一句话,都具有强烈的评论色彩,从而有力地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和增强了新闻的价值。
它是在叙述新闻事实后,作者在新闻作品结尾时,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中的人物表达希望、建议、忠告。但这种表达要婉转、中肯,易于让读者接受,例如: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一稿,是这样结尾的:
朗杰士在上海浦东种菜虽已获得成功,但他最近仍有不少苦恼,如目前他还在危房里住宿、办公,与艾东大队还有不少矛盾未解决,他希望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支持他一把,把美国园艺场再提高一步。
在结尾处对消息的内容加以小结,点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或作一归纳,再次点明主题,找出诸多事实的共同意义,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印象。写作方法上,既可以单纯对新闻事实作归结,也可以对事实进行适当议论。例如: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其结尾是: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主义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用这个代表着历史意义的结论作结尾,令读者回味无穷。
意指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某种倾向、问题,在结尾处用警告句告诫人们提高警惕,免受其害或劝其改正。这种结尾,一般用于针对时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的揭露性新闻。运用此法结尾,表达的语言要准确、精练,不能拖泥带水,要婉转,易于别人接受,例如: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出台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工人合法利益》一稿,在结尾处写道:
苏海南说,最低工资制度表明我国准备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决心,那些克扣或拖欠工资的企业将受到法律的处罚。
即在结尾处用描述的手法,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以加深新闻的感染力。它主要用于一些适用描写为主,力求再现现场的新闻题材或罕见的奇观。用这种手法结尾,可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现场的生动感。例如:首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一稿的结尾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