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是县里的“二把手”,其工作既与县委书记不同,也与其他副职有明显差异。如何当好县长?以下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谈一谈体会。
一、要将想法付诸实践,就要善于与县委书记沟通
县长在县政府是“一把手”,在县委却是“二把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所以县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县委副书记身份,即自己是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领导干部到一地上任之初,通常都会到基层走访调研。听听退休领导对本地发展的意见建议,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当前形势提出发展思路。新任县委书记和新任县长的区别在于,县委书记可根据自己的想法,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或者借助县里召开的会议,谈当地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但县长却不能,要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变成现实,需要与县委书记沟通,得到县委班子的认同。这是需要工作智慧和技巧的。
要捕捉与县委书记沟通的时机。可从会谈中,贯彻上级会议、文件、上级领导讲话精神中去寻找。平时,县委书记、县长经常碰面,自然会谈到工作,不妨借助某个话题引出你的思路和想法,在潜移默化中与县委书记沟通。又如,上级一份重要文件提到的工作正好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可以顺势把你的思路想法和这项工作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处理好县政府常务会与县委常委会的关系。如农业问题,上报一般要经过政府办副主任、分管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长。如果问题突出和重要,由政府常务会来确定,但上会前需向县委书记报告一下,听取他的意见。会后,视情况上报县委常委会研究,或按程序送分管副县长和部门解决。实际工作中,什么样的议题归什么会议研究不太好把握。我的体会是,县委明确要求要做的工作、需要政府落实且经费较小的,就由政府研究解决;县委还没有要求要做的工作,且事情大经费多的,就报县委研究解决。
要制定好规划。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把县长的思路和想法变成现实的最好途径之一。在起草报告时可以把你的思路和想法写进去,然后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再到县委常委会研究,最后提交县人大表决通过。其他工作规划也如此。不过,随着事物的发展,规划可能出现变化。这时,县长要善于与县委书记沟通新想法,避免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