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868字)

2023-08-06 12:41:58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关于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868字)

XXX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关键、基础的环节,其教研体系建设与完善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为主界别的参政党,民进人有着“关心教育、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根据民进XX省委会工作安排,民进XX市委会参加了河西地区相关市州的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其他市州,对我市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我市不少教育界民进会员和中小学老师也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就在我市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我市在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地方特色文化承载以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和科研兴趣的培养,更加注重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和县域特色发展。我市在市教育局设有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全市教研规划和管理工作,下设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组、思政课研究组(融媒体中学)、教育党建工作研究组、教育保障研究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组、教育质量研究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组等内设专班。县、区教育部门分别设置有教研室,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校级教研室。建有“四位一体”教研体系和市、县、校三级联动教研机制。全市共有专职教研员79人,其中市级19人、县级10人、校级50人。全市2023年教研经费总预算约为172.28万元。由于专职教研员人数相对较少,更多依托于校级教研室和兼职教研员,在人财物等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仍能做好学科教研团队建设,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专职教研员职责定位不清晰,配套制度机制少。主要原因分析:一是教研部门职能随着教育实践深入而不断扩大,导致专职教研员配套教研制度模糊和不清晰,使得教研员具有管理、研究、指导、培训和评价等多重身份。特别是指导与评价不分家,导致教研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引起中小学教师的不满。二是学校教研室随着功能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全能”部门。其专职教研员既参与教学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又服务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严重淡化了原有教研工作职能,使得教研员职责定位越来越不清晰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研究和指导功能的发挥。

(二)校本教研成果向教育质量转化能力弱。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如一些常规性的检查评比活动、随意化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抽象的理论培训等,活动主题不明确、指导思想不深刻,加上繁琐的规章制度的盛行,使教师疲于应付,少于反思。二是过度注重教学经验导致先进教育理念更新滞后。教师队伍中容易出现满足于现有个人经验的情况,同时专职教研员老龄化情况突出,教师认同先进教育理念存疑,对教改工作存有畏惧心理和排斥心理,致使校本教研缺乏创新发展活力。三是各中小学不同程度存在教学与教研脱节的情况。学校任课老师本职工作十分忙碌,教研工作专门挤出时间研究就会造成不少教师为了课题而作课题,导致教研成果对于课堂教育质量的实际提高作用存疑,教育与教研并未形成互补促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868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820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274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