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13294字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东南”与“西北”是古代中国频繁对举的两个方位概念。司马迁说:“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句话凝聚了古人丰富的地理经验。很多历史文献也描述中国的地理大势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不惟地形,“东南”与“西北”在经济、文化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地理差异。西晋张华《博物志》记:“东南之人,食水之产;西北之人,食六畜产。”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云:“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重心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在南宋即已形成。到了明代,郭之奇已使用“东南人满,西北土满”来形容这样的人口分布格局变化。至清康熙时,移民殖边以均人口的思想也被人提出来,朱奇龄明确主张“以东南有余之民,任西北有余之地”。进入近代,西北移民殖边之论成为潮流,“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一语,为近代中国社会各界人士耳熟能详。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惠州市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13294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60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