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范文(2287字)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XXX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民族精神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民族精神的独特性,指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其次是民族精神的自主性,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交往过程中,本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不受其他民族所主宰,不被其他民族所左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如果没有了精神独立性,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就不可能真正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情。
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多年,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此,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根源在中华文化之中,并通过厚重的文化底蕴表现出来。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源于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X立国的重要原则。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X和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在中国共产X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源于独特的价值观念。中国共产X在领导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中,逐渐凝练、概括、总结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及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独特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范文(2287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097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