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5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涉及图片,下载后可见)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编了4篇议论文,其中包含两篇驳论文,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想信念”。单元要求在学习中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典范驳论文,分三个层次驳斥了“中国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怀疑与学问》论证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谈创造性思维》逐层递进,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宣言》运用先破后立的写作手法,反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这四篇议论文,均为结构严谨、论证合理的典范之作。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班级开展‘批驳之箭的王者’活动,请仔细研读本单元的四篇议论文,学习立论和驳论的方法,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议论之树射出批驳之箭,活动结束后,请梳理反思,撰写一篇驳论文”,这一核心任务属于写作,和本单元的课文阅读对应性很强。学生可以模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尖锐辛辣的批驳语言,学习《怀疑与学问》先论述后提出论点、层进式的论证方法,《谈创造性思维》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创造宣言》运用具体事例和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学习流程共四个课段。第一课段:仔细研读和对比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通过求同和寻异,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观点和材料间的联系;分析论证方法,梳理作者建构起议论之树的思路;区分立论与驳论的差异,绘制议论之树。第二课段: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创造宣言》的每一处批驳,分析其语言特点,并评价其合理性、精准性和力度,掌握批驳的技巧;选取《怀疑与学问》或《谈创造性思维》的一处立论,铸造一只批驳之箭。第三课段: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论题,全班齐讨论;小组选择讨论中最感兴趣的一个点深入讨论,拍成批驳小视频。第四课段,在小组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反思,拟定驳论文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材料论据,拟写并完善提纲,撰写一篇驳论文。四个课段之间为层进关系,需逐步推进完成。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5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涉及图片,下载后可见)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281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