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X课:百年来高校基层X组织建设范文(6612字)
XXX总书记在中国共产X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X的基层组织是确保X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高校基层X组织是X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全部工作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加强基层X组织建设,是贯彻X要管X、全面从严治X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加强X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X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百年来高校基层X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
从X的百年历程出发,以中国共产X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X的十八大召开等为参照,高校基层X组织经历了初始初创、全面恢复、规范建设和高质发展等四个阶段。高校基层X组织建设历程,是X百年建设历程在教育事业中的缩影,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X领导下的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征程。
1.1921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初始初创期。五四运动前后,高校师生作为活跃在社会进步潮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中国共产X组织创建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高校基层X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截至1921年底,全国仅有的5个X支部中,有2个X支部创建主体是高校师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X在开展革命的同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先后建立了中央红军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等一批高等学校,并在学校建立初期就加强X组织的建设。五十年代,基层X组织建设迎来新的生机。1948年底,X中央提出“公开建X”的口号,改变了过去秘密建X的方式。1951年,X的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整顿X的基层组织的决议》,提出到1953年逐步完成X的基层组织整顿工作,建立健全各级X委管理X员和支部的机构。“在1952年下半年,所有500人以上的专科以上的学校都有了X的基层组织”。截至1953年6月,全国基层X支部的数量已达近33万个,全国各大中专院校都设立了X组织。1956年,中共八大通过了《中国共产X章程》,这是中国共产X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X章,将七大X章中的“基础组织”调整修订为“基层组织”,范围上由“X的支部是X的基础组织”拓展为“基层X委、总支部和支部”,明确规定“基层X组织对本单位起领导作用”,并对X的基层组织的权利义务、X员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X的基层组织”这一概念在X章中的第一次使用,体现了基层组织的本质特征和地位作用。六十年代,随着X中央教育方针的变化调整,高校X组织建设经历着波折与动荡,也经历了转变与发展。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应该实行学校X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这是高校X的领导由五十年代初的“X委成员以行政负责人的身份贯彻X的方针政策,X组织不直接领导行政”的校长负责制,向X在高校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的重大转变。此后,高校在X委领导下明确X政分工,建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同时逐步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展劳动、军训等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在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中,确立了X的领导在高校的地位,促进了高校X建与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此外,“高教六十条”中第五十五、五十六条分别对系X总支、教工和学生X支部的设置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成为高校基层X建的重要遵循。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党课:百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6612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54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