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由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A.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政治制度的完善
C.文明走向衰落 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利的相关史实,“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据此可知,当时能够调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说明古埃及国王权力至高无上,D项正确;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政治制度完善和文明走向衰落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B、C项。
2.法典规定:“租耕牛一年,租金为4库鲁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据此可知,该地区
A.法老至高无上 B.家庭奴隶制盛行
C.商品经济发展 D.各等级贵贱分明
【答案】C
【解析】材料“租耕牛一年,租金为4库鲁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是法典对租赁关系作的具体规定,说明了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3.九年级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印度一种重要的等级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台词,表述正确的是
A.我好开心,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我们马上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
B.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处于最低等级
D.我是婆罗门,我掌管着祭祀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A项表述错误,排除;婆罗门属于最高等级,掌管祭祀,D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不是处于最低等级,C项表述错误,排除。
4.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B.《汉谟拉比法典》条文用楔形文字刻写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575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