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受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竞争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地方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改革,债券融资在地方国有企业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债券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保障公司控制权等优势,但其融资风险较大,如果管理不当,将对发债企业的实体价值和声誉造成巨大影响。在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及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债券融资优势,破解地方国有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是当前地方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和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债券融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债券融资是指融资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债券持有者还本付息的一种融资行为。债券融资属于直接融资,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按照审核和主管部门对债券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审核的债务融资工具、国家发改委审核的企业债,以及证监会和交易所审核的公司债三大类。常见的债券融资方式主要有:中期票据、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
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的占用费,即利息更低,且债券融资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可在所得税前抵扣,因此债券融资的成本更低。当公司经营业绩好的时候,相较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更能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此外,债券融资不会稀释发债公司的股权比例,债券持有者不能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能够保障发债公司的控制权不旁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债券融资风险极高,一旦发债公司现金流出现异常,无法按期、足额偿还本息,债券持有人有权申请发债公司破产,此时甚至会对发债公司的持续经营造成威胁。此外,一旦发债公司经营不善,融资风险将产生负向杠杆效应,使企业的税后利润成倍下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地方国有企业债券融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报告范文4813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581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