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会以沉默、否认、撒谎、狡辩、搪塞甚至动手反抗等方式来应对教师。这些“不服管教”的抗拒行为,很多时候都是学生自我防御心理机制在无意识地起作用,并非学生不虚心接受批评、不诚心改过的表现。
所谓自我防御机制,指在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学生的自我防御表现,往往是为了减轻或避免所受的批评和处罚,或者维持自我的心理平衡。自我防御方式有很多,比如压抑、投射、否认、退行、转移、合理化、补偿、升华等。适度、合理的自我防御心理是一种正常而且健康的心理,我们应正确认识自我防御心理的作用。学生出现不合理的自我防御心理及行为表现时,教师要少批评、少惩罚、多引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让学生寻找改正、改进的方式方法。
学生出现心理防御心理的行为表现有哪些?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自我防御心理及行为?我们怎样通过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
您有这样的教育案例吗 您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策略吗 请联系您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和 具体的教育案例 选择角度讨论话题 截稿时间:2023年11月5日
1 投稿内容可以是事例分析、经验分享、反思感受等,文章要求3200字以上为宜,内容应贴近实践,方法符合教育规律。文章要求原创,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965355285@qq.com。 2 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处注明姓名、地址、邮编、电话及QQ(或其他联系方式),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第12期心理导航”。因本刊稿费采用银行转账形式发放,所以请务必写清楚您的银行账号及开户行信息(具体到支行名称、行号),方便及时收到稿费。 3 文章若刊登,会在微信公众号“致敬班主任”中公布目录。 4 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编辑部(电话:027-87156950),也可加入本刊官方QQ群(新班主任家园1群:73707248),或加QQ:965355285在线咨询编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征稿丨《新班主任》“心理导航”栏目2023年第12期话题: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防御心理机制?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52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