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字面上来理解,人工智能就是人类自己发明并制造的理智能力。埃特尔在考察了若干人工智能的定义之后,认为赖斯的定义最为赅简并解决了其他定义的矛盾:“人工智能就是关于如何使计算机去做现在由人做得更好的事情的研究。”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回避了实质的规定。关于人工智能之“人工”的意义,人们的意见并没有多大不同,而关于其“智能”的意义则呈现相当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争执点:第一,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第二,类人的人工智能与非类人的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在学术文献中通常称为人工一般智能或超级智能,乃是指一种能够自主地学习、行动、设定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智能,亦即它是一种能够成功地从事人类任何智力工作的机器智能。在这个意义上,它等于一种人工自为者。相应地,弱人工智能就是非自主的智能,不是自为者,而是人类智能的替力或助手。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只能执行人类设定的目的并听命于人类而行动。它能够代替人类处理许多人类智能难以完成的计算、学习、搜索、感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与任务,只是这些工作与任务都由人设计和指定,行动的指令亦由人发出,并且随时根据人的意志而中止。
人类智能是以生命为基础的高级理性能力,因此,诸如生命的自我维持所必需的新陈代谢、自我复制和成长,乃是人类自为者的自然基础和条件。那么,作为自为者,人工一般智能是否也应当具有同样的功能?否则,作为一种物质系统,它存在的根据和条件始终受人控制和供给,也就难以真正成为自为者。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在当下很难设想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如何能够产生出来,因此,人工自为者在可预见的未来暂时不会出现。当下迅速崛起和进步的人工智能主流,事实上属于弱人工智能,它们在专域的能力远胜人类智能。这些能力现在还在快速地提升和拓展。除了技术任务和弈棋,它们现在也能谱曲、绘画、写诗,进入了人类自以为傲的艺术领域。
如果人工自为者属于类人智能,那么迄今有关人的一切理论,尤其是哲学的基础理论就受到根本性的挑战。第一,人类除了自己的理智,还没有见识过任何其他类型的智能或理智,现在这种智能已不再是抽象的可能性,而是具备了若干现实基础的可能性。第二,除了人类智能和人工一般智能,在这个宇宙中,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智能。这样的观点亦具有相当有力的理论根据。因此,对当代人来说,与人类智能对等的同类的存在不再是科学幻想,而是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努力的一个方向,并且这种努力看起来愈益逼近其现实性。哲学在这里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先前一切有关人性和理性的理论都要予以重新的审视,而对其他可能的理智能力则要从头理解和认识。
(摘编自孙伟平《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
材料二:
诗歌并非生活的必需品,也不以量取胜,又无十分明确的评价标准,有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开发人工智能写诗的能力?人类开发人工智能往往基于工具性的目的,而诗歌创作往往基于情感的寄托,这一问题或许可做如下类比:前者如保姆,后者如母亲﹔开发人工智能保姆有必要,开发人工智能母亲是否有必要?后者本身与人类的属性相重合:人们寄望于后者的主要不是工具价值,而是情感价值。所以对后者来说,人类的身份至关重要,绝非可有可无——一个具备保姆功能的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保姆,一个具备母亲功能的人工智能则不可能代替母亲。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84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