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5小题,15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寥若晨星苍茫苍海桑田
B携手白头携老义气意气用事
C细菌绿草如茵具备万事俱备[
D雾霭和蔼可亲精采没精打采
2.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是()
A巷道/雨巷遒劲/刚劲有力分外/分秒必争下载/载人飞船
B慰藉/狼藉悄悄/悄然而至重创/创巨痛深芳菲/妄自菲薄
C浸渍/汗渍立仆/前仆后继纤细/纤腰束素猝然/猝不及防
D积攒/攒射中肯/击楫中流当家/长歌当哭不禁/令行禁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每次回忆起那段蹉跎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打过仗的老战士都会显得很激动。
C连年干旱,爸爸在我家院子里挖井,最终图穷匕见,挖了将近六米深才有了水。
D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忍辱负重的苦难生活。
4.阅读下面语句,选出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发出的“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②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感情却是豪迈的
③这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学习
④如“悲哉,秋之为气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等
⑤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A.④②①⑤③B.④③②①⑤C⑤④②①③D.⑤②③④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通过第一单元诗歌的学习,使我们得到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学好诗歌,必须反复朗读。
B.新诗的“新”,体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C.《大堰河我的保姆》使艾青一举成名的原因,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
D.80%以上读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和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讨论其人其事时,都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是感人的。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7题(6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检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88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