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影片主创团队与电影类型自身的话题性,刻在中国人灵魂烙印中的女排精神与当下现实的冲突和交集,成就了这部疫情后上映仅两天,票房就过亿元的国产电影。回暖了电影市场的同时,更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女排精神乃至民族意识的深入思考。作为一个教育人,我除了被影片内容所感动外,更对电影中历任女排主教练对队员的训练方式和管理理念颇为感慨。
“我18岁把你招进国家队,对你训练这么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这句话,是1981年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决胜局时,时任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对作为队员的郞平说的话。听着熟不熟悉?像不像家长和老师常对学生说的“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培养)大,就是为了你将来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袁伟民教练的观点和动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日之间的排球对决并不只是一场体育比赛,更是刚刚宣布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世界的一次综合国力的展示,一场意义非凡的外交,一次沉稳有力的发声……那是打给全中国人民的一剂强心针。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袁伟民教练的这句“都是为了今天”所承载的,是一个中华儿女的报国心和使命感。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以40年后的今天为时代背景,再看这句话,难免会觉得有些强权和功利,自然,也再不会有主教练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以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表达的家长和教师在今天却仍不少见。
为师者当懂:时代已不是那个时代,少年也早已不是那些少年。
“只要能让你们拿冠军,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这句话,是后来继任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给队员们当陪练时说出的肺腑之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园地)“卷首语”栏目征稿启事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95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