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x”;全部选“√”或全部选“x”,均记为0分。)
1.教育既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又能促进个体个性化。(√ )
2.刘老师在教《济南的冬天》的时候,使用影像歌曲、图片等资源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虚拟教育。(×)
解析:实体教育。虚拟教育与实体教育不同,其教育教学过程是在一种虚拟化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图书馆等。实体教育中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同学之情,这些都是虚拟教育所不具有的。
3.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活动计划由教师制定。(× )
解析:理念考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需要做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立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制定活动的计划或方案等等。在学生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组织形式之后,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或方案。
4.“学生能在45分钟内完成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这属于表现性目标。(×)
解析:行为性目标
5.王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这属于教学评价中的总结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
6.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
解析: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7.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团队组织、学生会,以及社会文化团体和家庭都是教育者。(√)
解析: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教育者并不因职业、年龄、地位、场所等而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人群,诸如学校领导、党团组织、学生会、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家长、长辈、新闻记者、甚至政治家等都可成为教育者。
8.张老师在教《桥之美》的时候,请专业工程师到教室用模具讲解造桥的技术,张老师采用的是现场教学法。(×)
解析:关键词讲解--讲授法(对偶词辨析:教学方法篇)
9.在 30 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的智力是晶体智力。(×)
解析:流体智力
10.小可看到红红因为帮助同学而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自己也开始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小可行为的改变是由于受到了替代强化。(√)
11.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主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12.在生活中,有些人对一些自己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现象可以用动机性遗忘理论来解释。(×)
解析:线索依存理论(提取失败说)
13.下位学习在认识活动中表现为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属于接受学习。(√)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2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748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