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华文化经典中,传统儒家“四书”之中的《中庸》不仅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修养论、功夫论,更是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彰显了传统儒家的入世情怀和处世哲学。就实质而言,《中庸》是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哲人面对当时“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所做出的哲学思辨与思维总结。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一直以来以其内蕴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智慧浸润着中国人的心灵,指导着人们在现实的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进行抉择。
“中庸”吸纳了天地自然对立调和、互动互补的原则,并以之调和人类自身与天地、与万物的关系,达到中和的境地,使天地万物与人如常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庸之道又是人间之道,可以用来调节伦常关系、社群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发展,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的。毛泽东常常把孔子及其.学说从道德和哲学层面分开进行分析。他指出:“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我们共产党看孔夫子,他当然是有地位的,因为我们是历史主义者”。毛泽东认为中庸观念本身不是“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保守性;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0231031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886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