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 但是由于我们的家乡远离草原,学生对草原风光和风土人情缺少感性认识,这样, 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这篇文章中, 情景交融是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再次,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 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巩固草原、线条、柔美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81页)复习专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58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