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传
《晋 书》
陶潜字渊明,名元亮。寻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博学,善属(属zhǔ:缀辑;撰写)文,颖脱不群,任真(任真:率真任情,不加修饰)自得。宅边有五柳树,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况:比拟,比喻),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亲老:亲人老迈)家贫,起为州祭酒(祭酒: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州召主簿,不就(就:就任,赴任),躬耕自资(资:资助;供给),遂抱羸疾(羸léi疾:衰弱生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偃yǎn卧:仰卧,睡卧)瘠馁(瘠馁:贫困饥饿)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至:来;去。指出来做官)。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麾:同“挥”。此处指陶渊明挥手让檀道济离开)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弦歌:即弦歌宰。《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以“弦歌宰”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这里指文职官员),以为三径(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之资(资:条件,资本),可乎?”执事(执事:当政)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泛指高粱)稻,妻子固(固:坚持)请种粳(粳jīng:稻的一种,米粒宽而厚,近圆形,米质黏性强,胀性小),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白:禀告;报告)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印绶shòu: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绶: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去职,赋归去来以遂其志。
义熙末,征(征:征召)为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致:招引;招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赍jī:怀抱着,带着)酒具于半道栗里要(要:通“邀”)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及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忤:抵触,不顺从)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挖空练习28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63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