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秘书讲话系列276(34篇)清明节祭扫活动领导讲话汇编
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审视中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8年清明节初一年级祭扫活动讲话稿
(银川六中校长助理王伏文)
各位同学:
上午好!
清明时节,大地复苏,一个新的四季轮回的开始,在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氛围里,我们共同集会、举行仪式,以最虔诚的思绪缅怀所有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奋斗过、并为之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这本身,就意义非凡。在此和大家分享三点认识:
第一、高度负责的审视中华民族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到,中华民族是拥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更是拥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去面对和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因为从中汲取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更是我们进一步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来源。
第二、极其认真的审视我们所拥有的当下
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我国的发展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新时代的我们正拥有一个能大踏步向美好生活的宽阔道路。这种拥有应该是一种自信的拥有,应该是一种豪迈的拥有,应该是一种扎实的拥有。以勇拼、实干、极其积极的态度和实践去做好属于你的每一件事情,小事做好了,其他的事就有了顺其自然做好的底子,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而言,底子很重要。
第三、要在双重审视中终坚信,在未来的遇见更好的你自己
我们的先烈以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以中华复兴而读书;先烈为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奋斗,我们为更好的自己和国家而奋斗。历史帮了我们、国家帮了我们、社会帮了我们、成人帮了我们,我们自己更要心存感激,学会和自己对话,在历史现实的双重给养中努力完善自己。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愿我们乘先烈的勇敢精神,用自己青春之才华,展人生之华彩篇章,未来的每一天,都如你所愿。
谢谢大家!
副校长张树森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中的讲话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清明节祭扫活动。站在烈士墓前,我们悼念、品读、铭记。悼念无数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捐躯的烈士,品读革命志士的忠贞信仰、崇高品格,铭记源远流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1948年解放锦州的攻坚战是辽沈战役胜利的历史性转折,是关键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面对固守待援的国民党十万重兵,激战三十一小时,一举攻克锦州,加速了东北全境解放的进程,进而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在这场战役中,两万多英灵长眠在这里,留下姓名的只有241人,而12000多无名烈士合葬在一起,成为无名烈士墓。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庄重祭拜,深切缅怀,把敬意和爱戴献给革命先烈。
如今,我们远离了硝烟和战火,生活在鸟语花香、充满阳光的和平年代,让我们追寻他们的奋战足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之情化作努力学习的动力,经受住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困难的考验与挑战,耐得住学习的繁重与枯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先人已逝,精神犹在。他们的辉煌业绩,将记载史册、万古流芳!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让我们铭记先烈的事迹,传承先烈的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不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清明扫墓活动上的讲话
永川区金龙外镇中学郭明
同学们,同志们:
时届清明,松柏凝翠,日暖风熏。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悲痛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告慰英烈在天之灵,表达华夏儿女承传之志。
今天,我就从冯小刚执导的一部电影说起,1942。电影讲述了1942年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那时候,共产党被国民党围剿,四分五裂的中国饿殍遍野。河南大旱之后又遇蝗灾,1000万人口的河南,有300多万人饿死,有300多万人西出潼关逃难,逃难者中无数人因饥饿吞食尸体、易子而食,一路上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扎而死者无数。一路上,难民们被军阀驱赶扫射,遭日本飞机轰炸,肠肚满地,白骨遍野。那时,我们的祖辈是多么希望有一个统一的祖国,可以不再流浪,不再任人蹂躏,任人宰割。
正因为如此,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到了火热的革命中。我们的身后,就躺着十二位这样的列士,他们在十七八岁的青春年纪,就手握冰冷的钢枪,坚决从容的投身到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实践着自己的理想,换来了民族的新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66年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
的领导下,将一个一穷二白满目疮伤的国家,建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东方强国。航母服役,北斗组网,神舟飞天,蛟龙潜海,歼31英武,运20给力,核潜艇深海巡防卫我海疆永固,核导弹整装待发震慑来犯之敌。中国已经从东亚病夫一跃成为东方巨人,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二,现正牵头组建亚投行,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拥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的重要一极,这是中华民族用百年沧桑、屈辱、磨难、牺牲、不屈的血性艰难换来的荣耀与辉煌。回望历史,我们深深地崇敬无数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先烈,甚至我们都无法想象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让他们在那种苦难的岁月里,在如此悲怆的境地中,掩埋下战友的遗体,毅然决然前赴后继的战斗,终结了民族受外族欺凌的历史。如今,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人民正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共同描绘伟大社国的未来。去年5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会活动时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对我们健康成长的要求。
同学们:先人已逝,精神犹在。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足迹,在感受执著的信仰和澎湃的热情中,去领会总书记的“三爱”号召,懂得爱学习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基础,爱劳动是创造幸福的途径,爱祖国是成长进步的引擎!希望同学们以革命烈士为榜样,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革命英烈最好的告慰,这也是我们年年祭奠烈士的意义所在!谢谢!
国旗下讲话主题:清明节文明祭祖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草绿野恣行事,春入处州碧四周。又到了清明节,"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情感,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今年是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二年,再加上双休日,我们就将在这个周末迎来三天的"小长假"。如何过好这个传统节日,"安全、文明"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我们还要倡导文明过节,树立殡葬祭扫新风。清明祭祖扫墓,已经成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已故亲人和朋友的追思之情。不过,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愚昧攀比的祭扫陋习陈渣泛起。纸扎的轿车、别墅等祭祀用品粉墨登场,一些不法商贩借机牟取暴利。这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从根本上背离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败坏了社会风气。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我们的祭扫,应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以物质来衡量。当前,植树祭扫、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现代文明祭扫方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应该大力予以倡导。献上一束鲜花,寄托一份哀思,于逝者而言是纪念和慰藉,于社会来说,也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当然,清明节不应简单等同于"扫墓节"。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还形成了踏青、郊游、插柳、拔河等户外活动,从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伤和欢乐赏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们在祭奠先人的同时,还要全面继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不断创新加以丰富,使清明节更好地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纪念清明节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明天,是清明节,我想很多同学都回家祭祖扫墓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旧上海的公园门口曾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外国轮船在黄浦江上肆意闯荡,撞翻中国民船,淹死中国人也不管。那时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人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尊严。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从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英烈们虽打下了江山,但他们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贫穷落后。为了圆民族的强盛梦,让先烈的理想变成现实,每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是的,目前中国还穷,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来开拓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美国曾经也很穷,美国牛仔当年开发西部时也绝没有可口可乐,但他们的后代没有抱怨、观望,更没有逃避和背叛。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富强起来了。清贫的中国正需要这样的硬气,继承先烈遗志,实现先烈遗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谁不想自己的祖国日益强大呢?谁不想在走出国门时可以骄傲地称自己是中国人呢?祖国是民族的根,爱国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把爱国作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21世纪,新世纪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爱国不再变的虚无,爱国也不再化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爱国,我想首先应该落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爱校、敬业上,试想一个不爱自己工作的人,一个不爱自己学校的人,一个不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能谈得上爱国吗?
当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场,入世后的竞争将会一浪高过一浪。作为中国人民,尤其是当代中学生,更应积极地、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知识做梦梦不来,伸手要不来,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学习,日积月累。同学们,今天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老师们,今天的爱校敬业就是爱国的最好衡量。为祖国培养能够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旷世之才难道不是爱国的最好体现吗?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老师们,同学们,只争朝夕,发奋努力吧,让我们以优异的成绩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
祭扫烈士陵园大队长发言稿
各位少先队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在清明——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和风轻送下来到烈士陵园,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我们温州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是我们温州的骄傲,是我们温州的光荣。
同学们,让我们借清明之际来歌颂他们,缅怀他们吧!他们的奋斗精神,造就了我们下一代的光明;他们的坚定信念,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华夏儿女。面对敌人,他们挺起胸膛在洒满鲜血的战场上,浓烟滚滚,炮弹横飞,喊杀声,火炮声震耳欲聋,但他们没有却步,血染战袍,壮烈牺牲,为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呐喊:“网儿虽大杀不尽东海之鱼,钢刀虽快杀不尽天下贫民!”
是啊!共产党是杀不尽的!革命英雄是杀不尽的!
小时候,妈妈、老师常说,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们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们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红领巾不但是国旗的一角,它还是先辈们的血汗。面对红领巾,面对着革命先烈,我们感慨万分,他们所给予我们的是大无畏精神和执着追求。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底。
最后,我想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祭扫烈士陵园学生发言稿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我们又将迎来清明节。今天我们迎着春风,怀着虔诚的心情,崇高的敬意,来到这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的陵墓,悼念先烈的英灵。
站在烈士墓前,不免能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气,心中感慨万千。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解放前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身影。烈士们在战斗中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雄壮的赞歌,展示出了战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今年又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了革命的胜利,八十年前,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其匮乏的物资……这一切都没有阻挡战士们的脚步,他们凭着顽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最终完成了长征这一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用生命谱写了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铸就了令人刻骨铭心的精神丰碑。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在那曲折艰辛的战争年代,革命烈士们为了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虽然已经长眠于地下,但是他们的精神将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
当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和平幸福的。但战士们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梁启超先生曾这样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烈士们付出生命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但振兴中华的重任终究会落到我们新一代的身上。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还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未来为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二(4)班朱秋月
清明祭奠先烈活动发言稿(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们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同站在这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站在革命烈士陵园前,我们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仰望苍翠松柏、巍巍纪念碑,崇敬之意油然而生。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里,革命先烈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英雄的涵义。你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你们一颗赤心为民族,满腔热血化碧涛。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时,你们坦然地选择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存亡。你们带着镇定和无悔的笑容,用鲜血浸染巍峨的历史丰碑,用生命谱写悲壮的千古绝唱。
站在纪念碑前,我们思考未来前行之路。缅怀是为了铭记,铭记是为了照亮前行的路途。让我们的生命在缅怀中,寻找正确的方向和坚韧的力量。当滚滚硝烟升腾空中悄然消逝,当战争变成一个概念,当和平成为一种生活,我们却渐渐忘记了它的珍贵和美好。我们挑剔,我们抱怨,我们哀叹,我们沮丧。渐渐地,内心麻木了对理想的追求,厌倦了对单纯的坚守,淡忘了对真情的呵护,缺失了对幸福的珍惜。今天,在先贤志士的苦难、牺牲和信念中,在英雄先烈的正直、无畏和付出中,懂得感恩。
同学们,我们作为革命的后代,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告慰烈士忠魂!让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随后,习近平和基奎特走进墓园。草坪上,整齐排列着花岗岩筑成的一座座墓碑,每一座都铭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工作职务和生卒年月。习近平认真看着一座座墓碑,边走边听取公墓管理负责人的介绍。他向烈士墓献上洁白的花束,寄托哀思。
走出墓园,两国元首来到挽亭,习近平在纪念簿上题词:“烈士精神永励后人,中坦友谊世代传承。”
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40多年前,5万多名中华儿女满怀对非洲人民的真挚情谊来到非洲,同兄弟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并肩奋斗,在茫茫非洲草原上披荆斩棘,克服千难万险,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筑成了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他们中有60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永远长眠在这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
国际主义精神,是铸就中坦、中非友谊丰碑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和坦赞铁路一样,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和坦赞两国人民心中。
习近平表示,今天,中非双方正在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我们要弘扬坦赞铁路精神,精心珍惜和呵护中非传统友谊这份宝贵财富,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中非友好合作这棵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基奎特也动情地说,中国烈士们是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将激励坦赞人民在非中友好合作的大道上继续前行。
清明祭奠先烈活动发言稿(二)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时届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年,整整**年了,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然而半个多世纪前热血青年们那一声声“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呐喊,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那些热血青年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们,就是我们永远缅怀的烈士。也许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名字,而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
我们歌颂他们,缅怀他们,他们的大无畏精神造就了我们这一代的光明前途,他们的坚定信念,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华夏儿女。面对敌人,他们脸不变色心不跳,挺起胸膛,站在洒满鲜血的战场上,浓烟滚滚,炮弹横飞,喊杀声、火炮声,震耳欲聋,而他们没有胆怯,血染战袍,壮烈牺牲,为抗战流尽最后一滴血。如今,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的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珍贵的权利,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藐视他人生命甚至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也有人特别是青少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懂得珍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就让他们退缩;一点点小小的矛盾,就让他们大动干戈。面对这不眠的纪念碑!让我们永远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他人带来快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烈士们安息吧。
清明祭奠先烈活动发言稿(三)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无限哀思,表达我们对先烈无限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