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简析
一、教材简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是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目标和要求来编写,这册教材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主动发展,全面体现科学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共23课,从知识体系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种凤仙花(第1课—5课);第二部分讲养蚕(第6课—第9课);第三部分讲我们的衣服(第10课—第14课);第四部分讲住房与材料(第15课—第17课);第五部分讲家庭用电(18—23课)。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A、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动手、动脑的习惯,科学探究自然事物的态度。
2、了解当地濒危植物的种类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3、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4、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
5、培养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6、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B、知识目标:
1、通过本学期教学使学生学会种凤仙花、养蚕;认识我们的衣服、住房与材料、家庭用电等。
2、能认识植物的六个器官,知道各个器官的作用。
3、了解蚕卵孵化所需的一些条件,培养他用饲养小动物的一些技能。
4、了解不同的温度计的不同用途,从而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5、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及应用。
C、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整体分成部分的能力、比较、概括等方面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三、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四、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六、全册总课时: 31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主 题:种凤仙花
内容简析:
本单元是按照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进行编写的。包括“播种发芽”、“茎叶的生长”、“开花了”、“结果了”和“凤仙花的一生”等5个主是题材,其中“凤仙花的一生”主要是对前面4个主题活动中积累和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相关认识,并在之后的“自由研究”中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拓展研究。
教学目标:
1、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器官的作用。
2、能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测量、解剖等方法认识植物的各个器官。
3、了解周围更多的常见植物的名称,能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说出它们典型特征。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通过栽培凤仙花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生命周期)。
5、学习简单的栽培技术。
6、学习用图画、数据、语言描述等方法记录观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7、学会用种子制作标本。
8、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9、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0、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
11、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2、能通过对凤仙花和其他植物的研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13、了解当发濒危植物的种类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14、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40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478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