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准备单元
降落伞
【教学分析】
教材以降落伞比赛活动为任务驱动,让学生经历设计、动手制作、比赛测试、交流反思、改进优化的全过程,感受表达交流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体验优化改进后成功的喜悦。
教材一开始就明确了活动任务和活动要求,统一提供材料,保证竞赛的公平性。
第一部分设计制作环节提供了制作降落伞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上呈现的制作过程是较为开放的,除了材料是统一的,其他没有过多限制,比如学生可以改变降落伞伞面(塑料膜)的形状、大小,调整细线的长短、根数以及固定的位置。考虑到后续的交流评价及反思改进,该活动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特别是在设计环节,这样才能为后期的作品改进提供支撑。
在比赛前,教师要讲清比赛规则,强调注意事项,做好组织工作,使比赛有序、高效开展,为后续的交流反思、改进优化留出足够的时间。第一次比赛可以当作初赛,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决出胜负,而是通过比赛促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思考:为什么每个小组的降落伞下降速度不同,有些降落伞下降更慢的原因是什么……并通过安排决赛激发学生改进优化作品的欲望。
比赛后的表达交流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中提供了两个可研讨的问题:一是伞面的大小,二是细线的长短。在研讨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自由表达,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两个问题。通过分享成绩较好的降落伞的设计方案,总结出增大降落伞所受空气阻力的方法,为下一步的优化改进提供实践依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别人的成功经验反思自己作品的不足是完善作品的重要前提。在课堂的最后环节,重点是根据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收集到的同学们的成功经验和改进意见,以及对自己作品和别人意见的反思来有目的地改进自己的作品,并对改进后的作品再次进行测试、验证并参加决赛。该部分包含“改进”及“决赛”两个重要内容。在学生动手改进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改进方向;在决赛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评价表来评价自己的改进优化效果。
学完一二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后,学生在表达交流方面已经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在反思评价方面已经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四年级下学期将对学生“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的能力进行重点训练,以达到这两个探究要素的中年级学段目标。不过,经过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各探究要素方面也都经历了新一轮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四年级下册对学生进行“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训练时,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的内容也要体现出学生在其他各探究要素方面的更高要求,如学生观察、比较能力的提升,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的理解,运用工具、仪器进行测量的能力,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向得出结论的能力等等,而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两个要素相对于低年段的提升,比如能不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不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以及能不能“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等。
【教学目标】
1.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出降落伞。
2.能比较、表达出自己降落伞设计的优劣。
3.能够比较、分析、整理观点,得出作品优化方案,并完成改进优化。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提出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2.根据自己的分析找出别人作品中的不足,并与同学们交流。
3.倾听别人对自己作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思考其建议是否合理。
4.根据自己的反思和别人的建议改进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塑料袋、透明胶带、细线、剪刀、橡皮泥、米尺、电子秒表,每组一套。
2.活动场地:科学教室。
【教学过程】
1.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见过降落伞吗?在进行人员空降、投送物资装备甚至极限游戏时都会用到它,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降落伞由几部分组成?
生:有伞面、绳索和人或物品。
师:没错,降落伞主要由伞面和绳索构成。今天我们就来制作降落伞,并进行一场班级比赛,下降最慢的小组为优胜组。
2.设计制作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细绳、透明胶等材料,想一想,利用这些材料,你会怎么制作降落伞?
生:用塑料袋当作降落伞的伞面、细线做绳索。
师:你很有想法,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具体需要怎么制作吧。(此处可播放相关的操作视频,视频文案如下)
这是塑料袋,可以将它剪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将细绳剪成几段长度相同的细绳
每段细绳的一端贴在塑料袋上,均匀分布
最后将所有细绳的另一端和重物(橡皮泥)捆在一起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新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85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633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