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课时1 地球仪与地图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课时3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第二章 地球的运动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课时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5 地球的历史和圈层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时6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
课时7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第3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时8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课时9 时差
课时10 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时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1讲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12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2讲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14 锋与天气
课时15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第3讲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16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课时17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第4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18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时19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四章 水的运动
课时20 水循环
课时21 海水的性质
课时22 海水的运动
课时23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时24 海—气相互作用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讲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时25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2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课时26 地质构造与地貌
课时27 板块运动与地貌
课时28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29 河谷的演变
课时30 冲积平原的形成
课时31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4讲 其他地貌的发育
课时32 喀斯特地貌
课时33 风沙地貌
课时34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35 植被
课时36 土壤
课时37 整体性
第2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时38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时39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七章 自然灾害
课时40 气象灾害
课时41 地质灾害
课时4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一章 人
课时43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课时44 人口迁移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时45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时46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时47 城镇化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48 农业区位因素
课时49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2讲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50 工业区位因素
课时51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3讲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52 服务业区位因素
课时53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课时54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时55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56 交通运输方式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课时57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58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课时59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60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时6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时6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课时63 城市的辐射功能
课时64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65 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时66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67 产业转移
课时68 国际合作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课时69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课时70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时71 中国的能源安全
课时72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时73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课时74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时76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课时77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章 世界地理
第1讲 世界主要分区
课时78 东南亚 中亚
课时79 西亚 非洲
课时80 欧洲西部 两极地区
第2讲 世界主要国家
课时81 日本 印度
课时82 俄罗斯 澳大利亚
课时83 美国 巴西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课时84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课时85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课时86 北方地区
课时87 南方地区
课时88 西北地区
课时89 青藏地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合集(上).zip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738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