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件属于压缩包,请用电脑下载,或者添加客服微信帮忙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新课标要求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标要求】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4.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5.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6.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7.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8.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9.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课标要求】
1.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政策。
4.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5.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6.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
7.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8.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9.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10.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1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
13.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课标要求】
1.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2.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3.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4.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6.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7.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8.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10.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课标要求】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5.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
6.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7.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8.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了解形而上学认识方法的局限。
9.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对立。
10.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1.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13.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14.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15.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16.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路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18.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
19.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本质和危害。
20.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21.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22.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3.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新课标要求+主干知识+核心问题+近5年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27页.zip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928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