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复习: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练习+重要知识点归类(一)12页

2024-08-08 21:35:09 136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练习+重要知识点归类

篇目:

《劝 学》   《师 说》  《赤壁赋》  《登泰山记》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注意文言句式,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   )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而寒(   )水。木直中绳, (róu)(        )以为(     ),其曲中规。虽有槁(pù)(    ),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   ),而闻者(    )(   )(yú)马者,利足(     ),(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       ),(   )江河。君子(xìng)(       )非异也,(   )(        )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      ),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食埃土,(        )饮黄泉,用心(    )也。蟹六(    )而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金就砺则(      )

足也(      )

于物也(      )

乃悟前狼,盖以诱敌(      )

因求暂归(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江河(      )

率妻子邑人来此(      )

以为妙(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

楚诚能,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

乃自,日三四里(《战国策》)(      )

顺风而呼,声非加(      )

君有在腠理(《韩非子》)(      )

,取之于蓝,青于蓝(      )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行无过矣(      )

吾尝终日思矣(      )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

蟹六跪二螯(     )

,于蓝(      )

,水为,而寒于水(      )

不如登高博见也(      )

蚓无爪牙,筋骨(      )

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

何陋(      )

送孟浩然广陵(      )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称人行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故半步称“跬步”。

B.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后被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C.,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课文中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D.黄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亦是九狱九泉之一。在课文中指地下的泉水。

*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注意文言句式,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   )吾前,其闻道也(   )(   ),从而(     )(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道也,(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道之不传(       )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       )圣人也亦远矣,(    )学于师。是故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师焉,(      ),小学(       )(         ),吾未见其(   )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    ),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    )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古文(       ),六艺(         )(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   )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yí)(   )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复习: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练习+重要知识点归类(一)12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06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70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