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28页

2024-08-31 15:23:54 135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28页

红色字体为相比上一版本课本变化的部分

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仅供参考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3、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物。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如:公有制、私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如:剥削与被剥削、平等互助)和产品分配关系(如: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平均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5、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7、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28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275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04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