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叠词?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
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那么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
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受其感染。
叠词有哪些作用
01象征性
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
02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巧用“叠词”,助力写作更出彩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04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