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大局,也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资本收益隐形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对加强“三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
(一)资金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公款私款难分、不分,对于上级安排的专项性资金,由于检查严格,管理较为规范;但对农村集体的一些自有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管理则非常松散,坐支或账外结算的问题突出,资金核算不完整,存在着公款私存、坐支现金等现象。焦城村集体土地28亩,承包期三十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费13.8万元,村干部为了用钱方便,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缴入收入专户,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不管开支是否合规,成了既成事实。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台账,特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新型社区建设倒闭后集体企业资产等,未纳入会计核算账登记管理;有的资产购建时手续不全,使用多年仍在账外。有的房屋资产产权不明,管理乏力。有的办公设备等资产轻易购置、随意处置,账实不符。焦城村的村室建设资金,村室办公设备的购置资金均未入村财务账。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县纪委监委:关于农村“三资”问题的思考(调研范文2037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160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