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调查“谈话”的20种语言技巧与方法

2023-04-24 05:43:39 132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审查调查“谈话”的20种语言技巧与方法

谈话活动是以语言来转变被调查人的对抗态度,实现其供述违纪违法行为的目的,依靠普通的生活语言是无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的。因为我们与谈话中所面临对象的关系是调查人员与被调查人的你死我活的关系,被谈话者的供述与交代意味着将要受到纪律和法律的制裁,因而这种抗拒心理始终贯穿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改变这种态度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和策略,通过智慧的较量,达到制伏对手的目的,这种智慧的语言表现便是的技巧。

一、变更方程式

方程式是数学中用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在某方程式特别复杂的时候,为了使方程式变得简单常常采取变更方程式的方法,这是数学上的技巧,但是这种技巧用在对犯罪对象的谈话活动中,便能巧妙地达到谈话的目的。

谈话中经常遇到被调查人已进入了动摇状态,只有一步之遥就能实现供述的行动,却无法再向前迈进一步的时候,双方也都达到了最大的力量限度,这时如果谈话人员忽然改变方式,采用变更方程式的方法,改变紧逼的角度,给一个台阶或者重新为其选择一个出口,便会出现新的转机。谈话中常用给台阶的方法来进行方程式转换。如我们现在可以不记录,在你认为能记的时候我们再记,你看怎样?对方在被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遇到了台阶,大多数被调查人都会默认就范,供述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

常用的变更语言:你现在有什么顾虑?是不是要其他人回避一下?你现在担心什么?而实际上被调查人只要回答了上述问话,就是一种默认。

二、树立形象

树立形象的目的是将被调查人的形象树立起来,让其维护自己的形象,顺应谈话的要求。这种方法是采取对被谈话的个人形象和品行进行公开评价,引起被谈话对象做出有利的反应,一方面努力地去寻找这种被树立的形象的心理感觉,另一方面是积极地去维护被树立的自我形象。这种帮助被调查人树立形象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树立反面形象,采用丑化歪曲、扩大缺点的方法,他可以使被谈话对象做出有利的态度表示或行为反应。因为对方感到这样对他不公正、不客观,因而本能地显示自己并非如此,以争回良好的形象。他的这种反应,正好达到我们谈话要达到的目的。例如:你敢作敢为,事情出来了为什么却不敢承认?另一种就是正面形象的树立,选择有利于谈话的形象将其嫁接在被调查人身上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其就会按照这种为其设立的形象去体会、去发展、去行动,来维护被抬起来的形象。例如,在谈话一位正厅级领导干部时,就采用了这种树立形象的谈话方法,取得了成功。首先对这位正厅级干部的工作、人品进行树立:你在工作上靠自己的实干,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改变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在其他同志因工作不慎,出现了事故的时候,你敢于承担责任,保护自己的部下,表现出了大将风度,令人敬佩。在把对方的形象树立起来以后,处在短时间的自我维护期间,将他侵吞国家财产的犯罪情节送上去,让他在自我形象维护的心理状态的驱使下,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

三、隐含前提

说话与办事都有一定的顺序,话应该一句句地说,路应该一步一步地走,这是规律。但是在谈话活动中,改变这种说话规律,便会产生特殊的效应。日常生活中,为了向他人了解情况,总是从开始按照顺序问下去,如果采取隐含前提的问法,就会使人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有了因,才有果,这是说话的习惯。如果先问其果:他去了没有?别人就不明白,谁去了没有,去干什么。如果把前提补上:张三昨天要找李四打架,不知去了没有?这句话就完整了。但是舍去前提的表达方式,在谈话中,却有着一番妙用,这种隐含前提的妙处在于被隐含的前提是被肯定的前提、被假设的前提。如在向被调查人谈话其是否拿了1万元公款,正常的问法是那1万元公款你拿了没有?而在谈话活动中用隐含的问法你拿了1万元公款干什么用了?这种问法,首先肯定了1万元是被调查人拿的,他就不能顺嘴否定自己没有拿1万元。再如,你在涂改发票的时候,能记得是什么时间吗?这句话的前提是肯定了被调查人涂改了发票,如果回答是,那他正好中计,承认了涂改发票的事实。

常用的隐含前提的谈话方式:你在涂改发票时有没有人看见?你拿钱干什么用了?他送钱给你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人看见?你在银行的存款是存折还是存单?你把钱拿回家,你爱人是否知道?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呢?等等。具体的运用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设定。隐含的方法就是肯定一个前提,然后跨过去问。

四、另辟渠道

谈话的活动中,当某一个环节发展下去不利于谈话,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我们应该另辟渠道,展开其他的话题,进行分析、研究、说服教育,以达到使被调查人认罪交罪的目的。被调查人因主要违纪违法行为清楚被双规以后,还有问题没有被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让其交代余下问题是很困难的,因为被调查人的心理状态是反正我已被双规了,还有一些没有交代的问题能隐瞒就隐瞒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谈话人员如果还按着一条路往下深追,其效果不会太好。如果另辟渠道,重新选择一个话题:你虽然已被宣布双规了,但也不能坐等被从重惩罚呀!你自己要想想办法啊!这时对方会对问话产生兴趣,有时还会反问,有什么办法可想呢?这便使调查人能顺势展开话题。你要想从宽处理,靠你这样坐等是不会有奇迹出现的,抗拒更是得不到从宽处理。你的主要违纪违法行为是清楚的,你自己也清楚,已是无路可退了,怎么能得到从轻处理,你自己须要选择一条路,既不会使你交罪后受到从重处罚,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从宽处理,这就是走投案自首、检举立功的路,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你虽然已被双规,但这只是一种纪律手段,不是最后的处理决定。笔者认为这位被调查人会选择这条路的。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也达到让被调查人认罪的目的。

五、说半截话

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半截话是不是就表达一半的意思呢?实则不然,说半截话,另半截没有说出来的话是让听话人自己填充和理解,留半截话含义远远超过了半截话的意思范围,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有时是一句完整的话所无法达到的。

常用这样的半截话来达到对被谈话人的暗示。例如,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为了瓦解被调查人,大多采用离间的方法。为了达到离间的目的,必须采用一定的手段,让对方确信。在实践中有的谈话人为了达到离间的目的,做话直接相告,其效果并不太理想,有时甚至还落个用假话骗人诱供的话柄。怎样用半截话达到离间的目的?如对共同犯罪的张三语气很随便,并不认真地说出:李四过去很讲义气,这回怎么搞的……这样张三便怀疑李四出卖了自己。再如:张三怎么说自己不是主犯……这样李四便怀疑张三把责任推给了自己。平时关系很好,怎么这回……”“他怎么说钱不是他拿的……”“他怎么会知道……”“银行的资料还是比较……”“你爱人希望你跟她一样……”“你哥哥对你比较关心……等,让听话者充分发挥下半截话的想象力,为我所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审查调查“谈话”的20种语言技巧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37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469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