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一模前必修下理解性默写一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1.《谏太宗十思疏》中,“莫不殷忧而道著”一句说统治者在忧患中时往往治绩显著,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一句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小明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句。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百姓,老百姓会“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河流和树木做比,反面申述国君德行不深厚,是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两句是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5.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太宗“思危戒满”时说,一方面要“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谦逊待人;另一方面要“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善于纳谏。
6.“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一条是说“兼听则明”,皇帝要放低身段,多听取臣下的意见;“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一条是说“偏信则暗”,不可轻信,要正身直行,罢黜小人。
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的两句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考前复习:必修下理解性默写5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988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