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深刻揭示了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考角度解读 01 标准表述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为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供重要支撑。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通过家风家教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挖掘各地独特的家风资源,把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融入新时代家风建设,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家庭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我们应从多个层面入手,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推动其实践应用,创新现代家庭和社会治理模式。 02 对策表述 强化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家风作为家庭的精神内核,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行为方式与思想理念。积极向上的家风,如同清泉滋润后辈的心灵,成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力量,也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人际互动的磕磕碰碰与冲突摩擦不可避免,要让孩子从心底里明白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处世哲学,就需要有鲜活的故事作为引领,在潜移默化间将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品格根植于心中。此外,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处理夫妻关系、父母关系时需将相互体谅、关爱孝顺等品质落到具体言行之中,以此涵养、诠释优良家风,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理解他人、换位思考,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家风建设合力。在新时代家风建设中,家庭、学校和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责任和功能。家庭应作为家风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学校应将家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区则应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邻里之间的和谐与互助。家校社共同努力、协同配合,一定会形成家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更广泛地传扬各地家风资源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新方式迭代升级,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效能叠加凸显。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儿童更习惯于在丰富多样、流行时尚的互动平台上分享观点、获取信息、寻求认同。这些新变化便决定了用好新媒体平台传播,关乎传统美德与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可通过制作短视频、动画、图文等形式,将各地家风历史故事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激发他们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和认同。此外,以举办家风讲座、家风展览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传承树立优良家风。 03 结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个家庭,赓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形成无数有代表性的家风传承。新时代深入挖掘优良家风的精神内涵,并将其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礼让的社会氛围,夯实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素材来源:《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2日 02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挖掘家风资源 涵育文明新风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990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