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4·江苏苏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时候,伞没有现在那么鲜艳好看,也没那么多的花样:两折、三折,又有自动的机关,“哗啦”一声张开来。那时的伞,多是黑的布伞,或者蜡黄的油布伞,大而且坚固,雨打下来,那声音也是结实的,啪、啪、啪。有一种油纸伞,比较有色彩,却也比较脆弱,不小心就会戳一个洞。但是油纸伞的木伞骨子排得很细密,并且过去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不像现在的人,东西不当东西。
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结实。铁伞骨子,也绝不会生锈。伞面倘若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
那时候,工匠也多,还有补碗的呢!有碎了的碗,只要不是碎成渣,他就有本事对上茬口,再打上一排钉,一点不漏的。今天的人听起来就要以为是神话了。小孩子玩的皮球破了,也能找皮匠补的。藤椅,藤榻,甚至淘箩坏了,是找篾匠补。有多少好手艺人啊!
1.下列句子中的“打”和文中加点的“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今年粮食又获得了大丰收,张翠花家的这十亩土地打了近万斤小麦。
B.一进家门,男孩就把书包扔到炕上,背起柳箩筐,到山上打猪草去。
C.奶奶心疼道:“学习真苦,天天熬夜,人就是铁打的,也不能这样呀!”
D.龙舟上打锣的都是小朋友,龙舟胜会要传承下去,就要从娃娃抓起。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中“呢”“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分)
3.文中多次出现的“那时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17练 语言文字运用Ⅰ+语用轮考+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5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057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