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盲区”大排查(一)
一、细胞的物质组成
1.(必修1 P12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游离的DNA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支原体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2.(必修1 P20小字内容)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同时,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3.(必修1 P23知识链接)体外燃烧1 g葡萄糖释放约16_kJ的能量,与体外燃烧不同的是葡萄糖在细胞内的“燃烧”过程是“无火焰”的过程,能量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出来的。
4.(必修1 P24旁栏)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摄取,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主食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5.(必修1 P25旁栏)科学家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原因是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进而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学知识盲区大排查18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088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