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出“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19页)
近三年上海高考及春考在这一问题上考查颇多,几乎连年考查。
通过试题大致可以看出,命题角度有二:
其一,探讨社会现象或概念的本质及其影响,如“认可度”的判别作用;
其二,分析个人行为动机及其背后的心理或社会原因,例如好奇心对探索陌生世界的影响。
考查能力重在学生的逻辑推理、独立思考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预测今后命题趋势:未来命题可能会继续围绕社会热点、科技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以及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展开,旨在考察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并能提出独到见解。
设问形式:
试题:(2024·上海秋考卷,23.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3·上海秋考卷,24.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字。
(2022·上海秋考卷,25.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题方法:
针对此类问题,简易通用解题步骤如下:
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核心议题,确定写作方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高考语文作文——高考热点话题解读+优秀模拟题及范文四篇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176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