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Ⅱ
(2024·江苏南通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进入西双版纳的原始密林,你就会为各种植物的那种无穷无尽、充沛旺盛的生命力所震惊。参天的古树,从群树丛中伸出了脑袋,孤高挺直;大榕树劲头更大,一棵树就能繁衍成一片树林;芭蕉的叶子大得惊人,一片叶子好像就能搭一个天棚。总之,这里的一切,①仿佛从大地的最深处带出来了一股丰盈充沛的生命活力,汹涌迸发,弥漫横溢。它在一切树木上,一切花草上,一切山之巅,一切水之涯,把这一片土地造成了美丽的地上乐园。
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北方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却风和日暖,花气袭人。我最爱这里的清晨,雾气缭绕,满山都是乳白色的雾气,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汹涌着,翻滚着,令人欲醉。我最爱这里的月夜,月光像水一般从天空中泻下来,泻到芭蕉的大叶子上,泻到累累的木瓜上,泻到成丛的剑麻上,让一切都浸在清冷的银光中。我最爱这里的白云,舒卷自如,变化万端,流动在大树林中,流动在茅舍顶上,流动在汽车轮下。每当汽车驶入白云中的时候,下顾溪壑深处,白云②仿佛变成了银桥,驮着汽车走向琼楼玉宇的天宫。我最爱这里的青山,簇簇拥拥,层层叠叠,身上驮满了万草千树,肚子里藏满了珍宝奇石,千峰争秀,万壑竞幽。
1.文段中①②两处都用了“仿佛”,但表意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2.文中加点的“流动”富有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3.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文中“我最爱这里的清晨……令人欲醉”一句进行改写。要求:符合语境,句式相对一致,修辞相同,且不得再将“芭蕉”“木瓜”“剑麻”作为描述对象。(4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35练 语言文字运用Ⅱ+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4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283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