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的官员因为一句话,就丢官甚至丢命;有的人却因为一句话平步青云。因此,古代选用官员的标准之一是:善言辞。官场所谓善言辞,不是口若悬河、言辞滔滔,而是指会说话——懂得讲适合自己身份,场合需要的话,以求恰如其分,无懈可击。
多磕头,少说话
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曹振镛,用六个字概括了他毕生奉行的信条及官运亨通的诀窍:“多磕头,少说话”。并以此教导其门生、后辈。
朱克敬《暝庵杂识》云:“道光初,曹太傅振镛当国,颇厌后生躁妄。门生后辈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兴。’”曹振镛的门生、后辈有当御史的,他担心这些门生、后辈像一些年轻人那样,急躁、轻率,于是告诫他们,不要多说话,不要冲动。这些门生、后辈都把曹振镛的话当作座右铭,时时记取,“循默守位”,不多言语,循常随俗,以求在官场立稳足跟。
“多磕头,少说话”:一可以给上司以老成、持重、谦恭的印象,取得其好感和信任;二可以避免语多出错,授人以柄;三可以收敛锋芒,磨平棱角,免遭同僚忌恨。
金口难开
皇帝之口被称为“金口”。俗话说,“金口难开”,意即皇帝是不会轻易开口说话的。
唐太宗言:“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是以不多言。”担任给事中并负责起居注的杜正伦说:“臣职在记言,陛下之失,臣必书之,岂徒有害于今,亦恐贻讥于后。”他点破了唐太宗的心思,原来唐太宗是怕多讲话出错,危害百姓,并被后人耻笑(因他的言论都要被史官记录下来,他本人都看不到)。
皇帝讲话一般少之又少,这是树立威势和驾驭群臣的需要。《韩非子•主道》云:“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
意思是说,君主的原则,以静退为宝。自己不操劳事务,而知道臣下办事是拙还是巧;自己不谋划事情,而知道臣下的计谋,会得福还是会得祸。因此君主虽然不说话,臣下却能很好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虽然对臣下不作规定,臣下也能作出更多的功效。皇帝少说话,显得高深莫测,威严无比,可使臣下产生敬畏之心。
古代官场说话三例
(一)
清朝金埴《不下带编》一书说:明朝嘉靖皇帝召太医令徐伟诊脉,徐伟进殿后匍匐膝行,见皇帝坐在小床上,龙衣拖到地上,不敢继续向前爬,奏道:“皇上龙衣在地上,臣不敢前。”嘉靖帝马上拉了拉衣服,伸出手腕让徐伟诊脉。诊脉毕,徐伟回到值班室。
皇帝下诏内阁,说:“伟适诊脉,称衣在地上,足见忠爱。地上人也,地下鬼也。”并给了徐伟重重的赏赐。徐伟见到诏书,惶惧失色,庆幸自己拣了一条命,以为有神灵在暗中保佑。如果徐伟口不择言,说“衣在地下”,在嘉靖帝听来,等于骂他是“鬼”,罪该万死。
(二)
明朝陈洪谟《治世余闻》一书说:明孝宗时,高官中有一人善于结交皇帝身边的人,这些被收买的人,常在皇帝面前赞誉这位大臣的才能。一天,明孝宗对兵部尚书刘大夏说:“闻某极有才调。”刘大夏没有敢回答。孝宗以为刘大夏没有听清楚,大声说:“工部尚书李某,尔知之否?”刘大夏仍然没有敢回答。
明孝宗这下明白了刘大夏的意思,笑着说:朕只听说此人能办事,没有来得及了解他的为人。刘大夏急忙叩头,说:诚如皇上所谕。刘大夏两次不回答明孝宗的话,是怕得罪别的大臣。
(三)
有的皇帝,在立皇太子、立皇后,或者改立皇太子、改立皇后之前,会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有的大臣不知轻重,正面回答了皇帝的问题。有的大臣怀有顾虑,不愿正面回答皇帝的问题,而会说:“这是皇上的家事,外人不便说话,还是皇上拿主意吧。”这一句话,便把自己撇清了。历史上多有这样的例子,多位大臣靠这样的回答,躲过了杀身之祸。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官场说话的艺术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35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