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众讲话,许多体制内职场人一般比较“怯”,包括许多职务很高的领导。能面对众人脱稿侃侃而谈、讲好讲出彩的人,不多。
“讲话”这件事,有时候似乎拿不到台面上,大家对此讳莫如深。
十几年前,我刚进机关,好心的老同志就语重心长地教导:少说话、多干事,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后来,我渐渐明白背后的意思,“少说话”意味着“少犯错”。
体制内干10件事,9件事都成功了,只有1件失败了,也会让我们翻不了身。许多时候,宁可不干事,也不能干错事。
所以,在面对当众“讲话”这件事,一般人的态度是不说为好、少说为妙。再加上,“说话”是一项技能,要提升离不开大量的实践。而在体制内,一般人往往只有“听”和“写”的机会,“说”往往是领导的特权。
综合上面的原因,对于绝大多数体制内的普通人来说,当众讲话不敢讲、不会讲、讲不好就成为了普遍现象。
怎么办?
如何提升体制内职场当众讲话的能力和水平,我总结了8个字——做好准备、抓住机会。
做好准备,就是在每次当众讲话前,需要反复思考讲什么?怎么讲?在这个环节,有2件事要明确。
一是公务员讲话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代表的是公权力,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职务行为。所以,公务员讲话不能随意、更不能信口开河。当众讲话前,要反复注意“自己的身份、说话的场合、听众的需求”等要素,否则就会陷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样的语言大坑。
二是职务行为讲究规矩。公务员讲话是职务行为,既然是职务行为,就需要讲规矩,其背后就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年底述职了,要考虑自己是代表个人还是部门述职,如果是前者,那就以自己的工作为主;如果是后者,就要适当的提到团队和其他同事;要考虑领导同事们想听什么,不能只图自己一吐为快,讲成绩客观公正,谈问题也不忌讳逃避;还有整个述职的框架结构,开场、主体、结尾分别讲什么,是讲数据、还是案例或是故事;成绩比去年有进步怎么讲,比去年退步又该如何讲……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约定俗成的要求以及一般性的规律。发现并掌握这些要求和规律,就是“做好准备”的关键。
“抓住机会”,讲的是训练、实践。据我的观察总结,许多人的问题不在于没有思路,而在于心理层面,不敢讲、害怕出错、患得患失,长期养成的纠结、不自信等负面心态,限制了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每次看到别人嘴里说出自己的观点,看到别人的讲话不如自己但却讲得头头是道,那种懊恼、后悔、自卑的负面情绪会一点点蚕食掉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所以,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勇敢的“抓住机会”去实践、练习是提升讲话水平的正道,争取讲一次就能进步一点,讲一次就能增强一次信心,日积月累,慢慢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当众讲话不敢讲、不会讲、讲不好的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如何提升体制内说话水平,我总结了这8个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36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