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2023-05-09 16:14:23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场域已经从传统互联网迁移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性、便捷性、即时性、定向性特点吸引了大学生,并使其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泛的群体。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享受着移动互联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同时也面临着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一些新挑战。由此,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感受、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更好达成人才培养要求,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各高校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是仍存在教育重点不突出、原则不明晰、渠道不畅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教育重点不突出。当前,意识形态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必须在正确认识这种新的安全问题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的基础上,回答好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并把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一些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特质,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找准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致使网络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

2.教育原则不明晰。在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对教育原则的把握不准确。比如,在教育实效上,有的侧重于追求显性的即时教育效果而忽视了长效教育作用;在教育主体上,有的侧重于把家庭、社会等作为教育主体,甚至过分依赖家庭和社会力量,把网络安全的主要责任完全推给家庭、国家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等;在方式方法中,有的不注重遵循必要的原则,会使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大打折扣;等。

3.教育渠道不畅通。一些高校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渠道建设和研究不足。具体表现为,在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制度、形式、理论研究等的体系建设上欠缺,特别是缺乏对课程教育体系建设的探讨;对移动互联网特点、使用状况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研究不够,缺少对移动互联网使用特点的深刻把握;缺乏对大学生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如何发挥主体性的研究,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觉维护网络安全的内驱动力,等等。这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渠道不畅的问题,难免会使教育缺乏时效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6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28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