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语段阅读10页

2025-07-05 19:33:18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艾青诗选》语段阅读10页

22-23九年级上·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阅读《艾青诗选》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艾青《太阳》1937年春)

【乙】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1938年11月17日)

1.艾青诗作有自己独特的意象,【甲】诗中的“太阳”这个意象有什么意义?请再说出艾青诗作中出现的两个典型意象。

2.【乙】诗中“风”和“黎明”各象征什么?

3.诗的结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关于《艾青诗选》,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艾青的诗歌创作高峰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是1978年以后。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C.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句变得更自由,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D.《黎明的通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极大的美感。

【答案】

1.“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黎明、火把、河流、土地等。

2.“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光明)。

3.设问。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痛心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土地和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4.C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

【甲】诗《太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第一、二节写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第三节由第一、二节发展而来,暗示着光明的到来,将出现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第四节作了直接抒情,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真实的光明。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据此可知,【甲】诗中的意象“太阳”象征着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懈追求和期望。

艾青诗歌的意象还包括是黎明、火把、河流、土地等。比如,“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河流”则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顽强抵抗与不屈精神。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理解诗歌意象,首先要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及大致含义,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根据“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可知,此处的意象“风”象征着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则象征着广大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曙光。

3.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常含泪水”写出诗人面对祖国大地沦陷、山河破碎时的心痛和惋惜之情;“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4.本题考查内容辨析。

C.有误。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句变得更加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并非“诗句变得更自由”;

故选C。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艾青诗选》语段阅读10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97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488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