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XXX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和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育人优势,形成渠道融合的协同效应,是当前推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而认清推动二者渠道融合的思路旨归和原则观照,则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必然之举
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渠道同向同行。“同向”,就是要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行”,就是要确保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渠道行得“稳”、行得“准”。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育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建设具有一流水平和一流学科的社会主义大学已成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其中,科学、完善、全面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课程不仅可以向大学生有效传授知识内容,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认同感,而且可以进一步拓展课程功能向度,实现理论教育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中,不同课程由于性质差异,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例如理学、工学类课程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文史哲类课程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思维,引导大学生积淀人文素养;经管类课程主要以市场为认知对象,引导大学生掌握宏观、微观的经济理论,提高其管理实践能力;等等。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所有课程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核心主干课程。从本质上看,任何课程都是集知识性与价值性于一体的课程,知识性表现为课程内容独有的客观性和真理性,价值性则表现为课程所蕴含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导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由此,各学科专业课程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与思政课程一起发挥育人合力。既然有“合力”,就必然会有方向,不管是思政课程还是各学科专业课程,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关键在于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大学生开展教育,以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最终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35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