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XX县民生工作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范文2904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围绕我分管的交通城建领域,和大家作一个交流发言。这段时间以来,通过下基层调研和直接面对群众,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看道路建了多少公里,高楼起了多少栋,还是看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表情是不是舒展,步履是不是从容,对未来是不是充满信心。
今天,我不谈工作成绩,只想结合近期的一些反思和感悟,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谈谈我在工作中观察到的“痛点”和“堵点”,以及如何更精准、更有人情味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本文由公文思▲享□↗文库创作
一、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城市品质的“最后一公里”仍需跋涉
过去几年,我们XX县的城市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宽了,楼高了,公园绿地也多了。这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成绩有目共睹。但当我尝试着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普通市民,一个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或是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去重新体验这座城市时,我发现了一些在宏大叙事下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城市品质提升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
我观察到,一些新建的人行道,走着走着就被一个突兀的电箱、线杆给“腰斩”了,行人不得不绕到非机动车道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一些沿街的公共座椅,要么常年被暴晒,要么紧邻着垃圾桶,真正能让人歇歇脚的少之又少。还有,我们很多小区的背街小巷,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虽然主干道灯火通明,但居民回家的最后几百米路,却走得提心吊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同志在XX县民生工作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范文2904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464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