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创工作交流材料

2023-05-18 16:22:51 122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高校双创工作交流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厘清全局关系,理性审视多重变量,深化认识本质规律,推动其优化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在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规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生成规律的统一中实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系统把握,打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的组合拳。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量变产生质变,量化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质性,而质性规定又需要量化指标作为支撑,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量化评价侧重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可以量化分析的方面,如教育投入的数量、实践开展的频次等可计量内容。质性评价侧重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如教育方向准不准、教育效果好不好、教育趋势对不对等不便用数量表达的内容。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准发挥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各自所长。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选择评价方式,既要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与量的界分,又要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质性评价应基于评价者的学识、经验和调查研究,并尽量减少心理效应等因素的干扰。量化评价要符合统计学规律并科学选定量化指标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实现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优势互补。质性评价注重定性分析,但是没有数据和事实支撑的纯演绎式的定性分析可能会失准、失真,甚至偏离教育的本质;量化评价注重运用数据等形式做定量分析,但脱离评价本质属性,盲目将教育现象简化为一系列数据的定量分析不仅耗费资源且毫无价值。因此,在实施评价中要善于将质性评价定量化和量化评价质性化,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双创工作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56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273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