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杠杆、强监管的经济转型阶段,少数中小银行积累的风险隐患逐步凸显。追溯其风险形成机理,公司治理的不完善是导致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客观评估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隐忧,并采取相应校正措施,是避免风险再次形成的关键,也是从制度上提升金融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
一、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隐患在经济转型中逐步凸显
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针对中小银行的界定尚没有统一口径,近年来随着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的持续攀升,对中小银行的界定,主要聚焦在除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主要包括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考虑到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部分优秀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已经股改上市,基本建立了符合市场要求的公司治理框架,这就更加凸显了强化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去杠杆、强监管之下,中小银行出现了较明显的区域性分化问题,负债端信用分层加剧,资产质量压力较大,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区域,中小银行机构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迅速攀升,远超全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追溯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攀升和风险形成机理,公司治理的缺陷和不足是根本原因。有效化解中小银行潜在风险,亟须推动公司治理改革。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隐患评估及其校正(调研报告范文)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85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