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驻村第一年,根据入户走访、交流探讨、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村情实际,全面调查研究xx村基本情况及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思考xx村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形成年度调研报告。
xx村坐落于xx镇南部边远山区,距离镇中心13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上接罗江街道林洋村,地处353国道沿线,仅有1条进村公路,山路蜿蜒崎岖,村庄四周植被繁茂。全村共有472户,户籍人口1672人,在村人口337人。村辖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田地面积1320余亩,山地面积125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主要种植水稻、茶叶、花生等农作物,养殖业以饲养生猪为主。目前,xx村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较为缓慢,虽已完成村委楼翻新、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生活排污管道铺设等,但仍存在村内公厕未建成、部分村道未硬化等问题。
(一)人口现状xx村共有户籍人口1672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337人,户籍平均年龄38.6岁,郭姓人口1361人,占比近81.4%。在村人口平均年龄为54岁,男性186人,女性151人,10岁及以下11人,11-20岁35人,21-30岁15人,31-40岁22人,41-50岁38人,51-60岁63人,61岁及以上153人。截至2022年,xx村低保户28户74人,五保户21户21人。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5人。
(二)产业现状xx村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现有种植户230户,种植面积约1816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3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820余亩、花生种植面积150余亩。现有养殖户63户,以生猪养殖为主,存栏生猪3000多只,并有牛33只、羊31只。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出售生猪和茶叶,人均年收入在1万8千元左右,其中茶青和茶芯经济效益有时效性,以清明前一段时间收益最佳,生猪出售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
(三)党员队伍xx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2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党员平均年龄接近48岁。从年龄看,30岁以下党员5名,31-40岁党员7名,41-50岁党员1名,51-60岁党员3名,61岁以上党员6名,年龄最大党员89岁。从性别看,男性党员18名,女性党员4名。从民族看,汉族党员20名,少数民族党员2名。从学历看,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8名,大专以下学历党员14名。居住在市内且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生活的党员14名,目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