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0页
第1课 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是在学生现有的对于“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明确物体运动的时间、方位或距离都是明确物体位置的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知道确定方位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现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位置的认知经验往往比城镇孩子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内容:
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四、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力目标
(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要求学生对物
体的位置观察时作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后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五、教学资源。
1、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参照物”。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或参照系。教师通汽车行驶相对路旁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和公转的现象等。
2、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坐标”。在需要定量描述物体运动时,要描述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就要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系。
六、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
1、问题情境
以三位坐在教室的小朋友对妍妍座位的描述,,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妍妍的座位到底在那里呢?讨论回答完毕后,教师再在教室安排同一情境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2、说说“你”的位置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知道确定物体是相对的,知道在参照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上课开始,先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定会有很多描述。他们可能会说“我在靠近门窗的一边”、“我在某某的左面”、“我在某某的右面”等等。当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不借助其他物体,能不能说清楚自己的位置?”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位置的确定是相对的。
在这个活动6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用“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排”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几列”或“从前往后数你在第几座” 或“从前往后数,你在第几座”的方式说出自己的位置,并发给学生一些空表格(每一个格子代表一个座位),在第几排与第几列交叉的地方做上记号,这个格子代表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坐标图”的方法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简明扼要讲述“参照物”、“坐标”的词汇,但不需要太强调,只是让学生知道能用这样一种形式对位置进行描述就可以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0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582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