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范文三百篇,高考作文不犯难,作文不要想着押题考中,而要多想着储备材料。名校一模作文,多读多记多得。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注】写法),你知道么?”
(鲁迅《孔乙己》)
【注】“回”字过去一般只有三种写法:“回”“囘”和“囬”,极少有人用第四种写法(外部一个偏旁“囗”,中间加上一个“目”字)。孔乙己这种深受科举教育毒害的读书人,常会注意一些没有用的生僻字,而且把这看成学问和本领。
(网络资料)
材料二:生僻汉字成为了2024年春节文化的一个焦点。央视春晚以“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为主题,民间也大量涌现出如“生活䲜䲜(yè)”“前程朤朤(lǎng)”“百业駸駸(qīn)”等含有生僻字的节日祝福。一时间生僻字成了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取向和思想内涵,思考如何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如需引用材料二中的生僻字,为便于书写可以拼音代替该字。)
【审题指导】
本次作文题目以鲁迅的《孔乙己》片段和2024年春节文化中生僻汉字的应用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表达个人的感悟与思考。
首先,考生需要理解材料的核心意义。材料一通过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展现了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对于生僻字、无用知识的过度追求,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中僵化、片面成分的讽刺。材料二则展示了生僻汉字在当代春节文化中的新应用,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审美取向和思想内涵的重新审视。
其次,考生需要思考这两个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孔乙己对生僻字的追求是出于一种僵化的、脱离实际的知识观,而现代人对生僻字的应用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性的继承和发扬。这种对比表明,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名校一模作文汇编06(主题:文化交流)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264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