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
课题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做有梦想的少年》 | ||
主备人 | XXX | 备课人 | |
核心 素养 目标 | 1.政治认同:通过探究袁隆平梦想变与不变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梦想与人生志向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要将个人的梦想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认同感、使命感。 2.健全人格:通过分析袁隆平树立愿天下人有饱饭吃梦想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体验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3.责任意识:通过学生展示添砖加瓦后的梦想,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对国家负责,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
教材 解析 | 本课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第二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从而树立个人志向,紧扣时代脉搏,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 ||
教法 学法 | 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 ||
重点 | 梦想的重要性 | ||
难点 | 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24年上册第三课第一框《3.1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375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