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37练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6页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小小一方腐乳,浓缩着多重蜕变。
黄豆被倒进盛满水的大缸内,浸泡两天,( ① ),成了一个个鼓鼓的小胖子。接着把黄豆磨成豆浆,再用布袋沥出豆渣,再把去渣后的豆浆放进大铁锅里煮熟。然后起锅,将满锅“琼浆玉液”舀进“花缸”。经盐卤点化,豆浆似变戏法一样凝固起来,( ② )。轻轻地舀出豆腐,放进模框。被模框塑形的豆腐成为腐乳的雏形,这是“白坯”。给“白坯”刷一遍曲霉后,封在笼格内,让它们静心“修炼”。在适宜的条件下,曲霉慢慢进入豆腐,慢慢发力,改变豆腐的性状并生出味道。豆腐会渗出一点水分,接着长出细细的绒毛,这就是毛霉。几天之后,绒毛密密地盖满笼格。
豆腐终于完成前期发酵的“功课”,出房,见阳光。那时叫它什么都不对——豆腐已霉,腐乳将成未成。接下来,把整排笼格搬到一个大缸旁,把霉豆腐取出并盘进大缸内,一层层,一圈圈,挤压也不怕。将备好的盐分层撒匀,以抑制毛霉生长;再把上百斤左右的黄酒倒进盐缸内,豆腐淹至“没顶”,让它们脱尽俗气,在酒中洗浴。这个密封腌制的过程一般要持续一两个月。腐乳在盐缸内服服帖帖,四方的豆腐块已软化,内里也已脱胎换骨,成为货真价实的美味。
在这段充裕的时间里,腐乳似在盐缸里举行隆重的“毕业仪式”,又像聚在一起举办“高峰论坛”。霉菌做完交班前的谢幕致辞,盐继而成为主角,掌控场面;黄酒进场调味,是重要参与者;腐乳即将炼成,少不了一场“毕业感言”,它们会诉说蜕变的过程,诉说师傅们的勤劳,也会骄傲地描述自己的滋味。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37练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6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298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