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劳务协作是激活农村劳动力资源、推动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近年来,我国通过劳务协作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民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我国城乡结构性就业矛盾、农民技能与市场需求错配、劳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凸显,“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亟须进一步强化劳务协作,破解就业供需不平衡,增加农民收入。
劳务协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继续保持较快增收势头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小。外出务工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方面。劳务协作能精准对接劳动力供需,将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一方面,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来看,2024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劳务协作可通过挖掘更多就业岗位、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另一方面,近年来,多地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劳务机构”协作模式,成效显著。从区域协同发展来看,劳务协作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分配,通过定向增收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达、用工需求大,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协作可以实现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有序流动,既满足发达地区产业发展人力需求,又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创造增收机会,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经验总结:劳务协作是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范文2544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315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