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网上看到某市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会经常见到诸如“主管”“分管”“协管”“负责”“分包”“联系”等专业术语的表述。本文拟就这几个相近易混术语加以辨析,以期对您有所帮助。
1.主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从字面意义上讲,“主管”就是主持管理,是指某位领导同志要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的工作担负主体责任,并且就通常而论,“主管”所涉及的工作往往业务性较强,具有专业化和细致化的特点。其职权往往限于某一单独部门或业务,负责具体执行、日常管理和直接领导,诸如主管档案工作的档案处处长,主管财务工作的财务处处长、主管文字材料工作的文秘科科长等等。
2.分管。通常是指某位领导同志按照分工,负责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或者说是主抓某几项工作,是具体的负责人,涉及的是与之工作相对应的部门或单位,属于工作范畴。其实在实践中对于“主管”和“分管”的理解和表述在外延上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分管”的职能大于“主管”。例如XXX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教育、科技、卫生部门,要对这些系统和部门的工作负全责,这是就领导同志的工作分工而言的;而具体到与之相应的教育局局长、科技局局长和卫生局局长而言则应当属于“主管”。再比如XXX大学副校长分管办公室和后勤处工作,就副校长来说称为“分管”,而对于办公室主任和后勤处处长来讲则属于“主管”。
3.协管。顾名思义即协助管理,内涵相对宽泛些。就是协助其他领导同志管理某项工作,不负主要责任。例如XXX同志协助XXX副局长工作,就是协助管理,表意明确,也容易理解。当然,在实践中无论“主管”“分管”还是“协管”,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都要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即“一把手”)报告,以便集体研究、讨论和决定。
4.负责。顾名思义就是担当责任,属于业务范畴。诸如X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根据工作分工,负责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等诸项工作,说明这位副县长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具有直接的决策权。当然需要明确权责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也就是说在所负责的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则要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又如一个地市级公安局,对于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文件,通常表述为“XXX副局长负责全市治安管理工作和科技信息化工作”,说明这位副局长对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负有主要责任,而且业务性也很强;但同时又明确其具体的“分管”单位,包括治安支队、科技信息化处和XX公安分局等等,从中也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负责”与前述“分管”之间的最主要差异点。
5.分包。即分工包片,是指领导同志根据工作分工负责辖域内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单位的专项工作。例如公安机关开展的某一专项行动,每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别包管下辖的几个县(区)局,负责指导和督促工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将某个项目或任务的一部分分配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团队或个人来完成的解释具有明显差异。
6.联系。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指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和联络,属于服务范畴。通常表现为领导同志在所负责和分管的工作权限以外而又确有必要发生业务方面的往来时,通常就要由其出面负责沟通和协调。例如X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所分管的工作部门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保护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时确需与政府管辖范围之外的单位诸如人大、政协以及驻地省属国有企业,还有垂直管理机构诸如税务、检察、海关、盐业等发生业务往来,这就需要由副县长出面联系,进行协调沟通,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并按时完成任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时主管、分管、协管、负责、分包、联系的意思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314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